亲子手工制作古装书(古代手工制作书籍)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亲子手工制作古装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亲子手工制作古装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在没印刷术甚至没纸的时代,古书是如何流传的?
书由字组成的,字是语言的记录,没有合适的记录物件出现前,传递信息靠口口相传,再后来书写文字信息从甲骨文到钟鼎文,再到竹简、帛书,那时要出版一本书,真可用汗牛充栋形容,书山一词可能由此而来。东汉蔡伦在先人的基础上发明了造纸,从而有了方便的书写用品,古书在没印刷出现时,只能人工抄写,并且有专门书写的部门存在,往后发展雕刻印刷,北宋时毕昇发明了雕刻活字排版印刷,那时的书籍印刷堪比现代早期的印刷厂,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的存在方式发生了巨变,电子语音、电子书等。
古代书籍流传到今其实都是历经磨难,充满各种偶然与机缘才幸免于难。历代史书《艺文志》《经籍志》与目录学著作中著录的书籍能够传承下来的九牛一毛吧,而这现存文本也是混乱的、变动不居的,并非最初的原本,有的甚至面目全非~
首先上古即文字发明之前都是靠巫史之类的宗教祭祀人员口耳相传,或者用简单的符号来记忆,比如八卦六十四卦等。然后文字发明,孔子整理六经,创办私学,传播三代之文化礼仪;战国诸子百家争鸣,著书立说。
文字出现以后,造纸术发明以前,书籍文字大都刻写在竹简上,再用熟牛皮或者麻绳把竹简编连起来。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就是孔子经常翻阅《周易》把编连竹简的牛皮带子都翻断好多次。现在出土很多很珍贵的汉代简牍,都可为证。还有把文字写在简帛上的,比如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为篆书或者隶书写成。
那时候书籍流传仍然是人工手抄,所以对于大部头的书籍比如先秦诸子著作或者《史记》等都是皇家诸侯贵族有钱人家才能看得到与组织人力物力抄写的,平民都是文盲~~然后有皇家图书馆专门保存这些书,比如汉代的兰台、石室、东观等。
同时诸子后学也凭自己背诵记忆来一代代传承思想文化,所以最初文献大都为有韵的文本,便于记忆。秦始皇焚书坑儒,焚毁《诗》《书》,仅留医药、卜筮、种树等技艺方面的书,是文化一大灾厄。但是后人考证秦始皇并非全部毁灭经典,只是禁止民间私学流传,其实在皇家图书馆还有保存。但是当时那些诸子后学就是在这样的思想高压之下凭记忆在民间延续了思想的传承。所以汉初齐鲁韩毛四家传诗,伏生以九十岁高龄传授《尚书》,都是非常可敬的。当然也有在墙壁夹缝中藏书的,比如孔庙中孔壁藏书,伏生也曾将《尚书》藏于墙壁之中。
造纸术发明以后,文化传播范围更广了,当然主要还是靠手抄本。但是手抄本与现代出版印刷是全然不同的,每一个手抄本都是独一无二的。正如我们玩的传话游戏,从第一个人开始传到最后一句话可能与最初的话完全不同。
田晓菲在《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中说:每一部手抄本都具有口头表演的品质。口头表演(说书艺人)虽然可以重复使用相同的材料,但是因为时间、地点、观众、演员身心状态的不同,每次表演都和其他表演截然不同。同理,每一部手抄本都具有独特性,而且,抄写一部书也总是在一个特殊的场合之下发生。因为抄写者的知识水平、精神状态都会对这部书产生影响。魏晋南北朝时就有人在书市中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改得面目全非,何况上古前代流传下来的作品文本呢?
时代越早书籍中的异文与编排问题也就越多,所以古书的校勘与版本非常重要,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即使是宋代印刷术发明以后,要雕版印刷也须有书商或者财力支持才可以,大部分书籍仍须凭借手抄来流传。而印刷文化兴起以后,印刷文本中的错误对读者产生的影响也较手抄本更为广泛,因为任何一个手抄本中的错误都会在相对较小的读者圈子里。但是手抄本的异文毫无疑问是更多的。
对于书籍作者,其实在先秦两汉之时,书籍都是成于众人之手,最初作者的思想都要经过后来弟子的记忆传承理解才最后写成定本,所以一部书中可能含有各个时期的特征,夹杂不同时期的思想文化。比如我们今天所用《道德经》为魏晋时期王弼注的本子,其中必然含有魏晋时期之思想。而后代注疏对文本理解也有影响,宋代陆九渊即云:“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有兴趣的人可以追踪一本古书,看它在各个时期的版本演变:从作者写成到开始手抄流传,以及在历代史志及目录学著作中的著录情况,还有在宋代印刷术来临之后书商或为了文化或为了牟利的印刷传播,再到后来明清文人对于宋版元版的追捧与收藏,观看其中爱书人与收藏家之间的勾心斗角与机关算尽。书籍的命运随着书籍主人的命运共同在历史的长河中颠沛流离,迁徙流转,充满了各种偶然意外、人祸天灾,流传到今真是万幸万幸!
总之,书籍的流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转发:
目前为止的考古发现来看,商朝才有文字,不过甲骨文主要是商王占卜所用。类似书的概念在稍后的所谓金文时代,文字刻在钟鼎上。著名学者陈梦家,罗振玉都有有关于西周青铜器的著作!
金文后面就是竹简了,文字刻在竹简上,从西周晚期到魏晋南北朝都以竹简为主!南北朝后期纸得到了普及!距今1500年左右!
此后的300多年,字就写在纸上了,人工抄写的,学名叫做“写本”。著名的“敦煌写本”是其中遗留至今的代表!
到了公元9世纪,出现了最早的印刷术,时间是公元868年,刻的是金刚经!但是和之前的蔡侯纸一样,得不到普及!一直到毕升发明活字印刷为止,书籍传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残留到现在的较早的古本就是北宋后期的,也是这个原因!
再补充下,在竹简书写为主的时候,部分贵族使用丝绸来书写,这种叫“帛书” 最近几十年都有出土,但价格很高昂,要知道当时丝绸是直接可以作货币使用的,相当于字写在在纸币上。
还有,部分读者说了,咦?不是蔡伦造纸吗? 其实纸张西汉中后期就出现了,蔡伦是改良了纸张。但是还是不普及,主要还是用的竹简。你回头看看老版的《三国演义》。一直到6世纪竹简才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目前为止的考古发现来看,商朝才有文字,不过甲骨文主要是商王占卜所用。类似书的概念在稍后的所谓金文时代,文字刻在钟鼎上。著名学者陈梦家,罗振玉都有有关于西周青铜器的著作!
金文后面就是竹简了,文字刻在竹简上,从西周晚期到魏晋南北朝都以竹简为主!南北朝后期纸得到了普及!距今1500年左右!
此后的300多年,字就写在纸上了,人工抄写的,学名叫做“写本”。著名的“敦煌写本”是其中遗留至今的代表!
到了公元9世纪,出现了最早的印刷术,时间是公元868年,刻的是金刚经!但是和之前的蔡侯纸一样,得不到普及!一直到毕升发明活字印刷为止,书籍传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残留到现在的较早的古本就是北宋后期的,也是这个原因!
再补充下,在竹简书写为主的时候,部分贵族使用丝绸来书写,这种叫“帛书” 最近几十年都有出土,但价格很高昂,要知道当时丝绸是直接可以作货币使用的,相当于字写在在纸币上。
还有,部分读者说了,咦?不是蔡伦造纸吗? 其实纸张西汉中后期就出现了,蔡伦是改良了纸张。但是还是不普及,主要还是用的竹简。你回头看看老版的《三国演义》,还是以竹简为主的。一直到6世纪竹简才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听说过甲骨文没有?听说过竹简没有?听说过某某壁画没有?听说过……这就是古人将文化传承下来的方式。
甲骨文,一种在龟骨之类的材质上留下的象形文字。
竹简,将竹子削片,经过打眼、穿线、蒸煮等一系列操作,最后写下文字。
壁画,将要表述的事情,找石壁用文字或绘画等方式记录下来。
……
世界真奇妙,文化传承方法多种多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亲子手工制作古装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亲子手工制作古装书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3801085100#qq.com,#换成@即可,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aobeijh.com/qz/22463.html